网络学术问责的有效性及其限度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司林波[1,2] 乔花云[3]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2]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秦皇岛066004 [3]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人力资源部,助理研究员秦皇岛066004

出  处:《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24-26,共3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术问责制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10YJC880105;2011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问责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HB11GL057

摘  要:网络学术问责是社会公众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术人员和学术机构的学术越轨行为进行监督和质询的一种新型问责方式。网络学术问责具有信息占有量大、功能强,以及开放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不仅拓展了问责主体,而且降低了问责成本,提升了问责效力。与此同时,网络学术问责的法律界限模糊和救济机制缺失,以及问责的非正式性和存在的媚俗性特点,也使得网络学术问责面临网络暴力,信息失真,学术偏见,使得被检举对象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问责的效力受到局限。

关 键 词:网络学术问责 学术越轨 有效性 有限性 

分 类 号:D92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3.4[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