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与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区别刍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淼[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10期284-285,共2页

摘  要: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版的关于语义研究的著作内容上大多是以词汇和句义、语篇为研究核心,谈义素、义位、层次分析和语义场分析等概念及分析方法。马清华的《文化语义学》与吴国华、杨喜昌的《文化语义学》,同以前的语义研究相比,填补了从文化方面入手研究语义并论述成著的空白。两本著作在研究著述中沿着各自的理论背景及研究路径,探寻创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达到了填补文化语义学研究领域的缺失,有机地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拓展了语义学的研究新枝,并为跨文化交际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例证的共同目的。

关 键 词:《文化语义学》 比较 内容 方法 目的 

分 类 号:H15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