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贻灿[1] 李远[1] 刘理湘[1] 古晓锋[1] 邓亮鹏[1] 刘佳[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出 处:《科学通报》2013年第23期2330-2337,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3036;40973043)资助
摘 要: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大别造山带中存在多种三叠纪低级变质的新元古代花岗岩和基性岩.其中北淮阳带西段原"定远组"奥陶纪变质火山岩中新元古代原岩的低级变质岩片至少包含3种岩石,即720-760 Ma侵位的变质花岗岩和变玄武岩以及-630 Ma侵位的变质辉长岩.而超高压变质带中则主要为780-800 Ma侵位的变质花岗岩和变基性岩,局部经历了-770 Ma变质作用和-750 Ma热事件改造.这些变质火成岩的原岩侵位时代与北淮阳带东段庐镇关杂岩的侵位时代一致.北淮阳带西段低级变质的新元古代火成岩都经过了强烈的三叠纪构造变形和-240 Ma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以构造透镜体或岩片形式产于变质的奥陶纪火山岩带(原"定远组")中.它们的Pb同位素组成类似于具有上地壳属性的中大别超高压正变质岩,在原岩年龄上与华南陆块北缘湖北随州-枣阳一带发育的两期大规模新元古代中、晚期基性岩墙群和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大别山超高压带中低级变质火成岩以及超高压正变质岩的原岩年龄一致.这些成果进一步证明,大别山低级变质的新元古代火成岩是三叠纪华南陆块深俯冲初始阶段陆壳表层被拆离折返的岩片,并在南北陆块汇聚、碰撞造山过程中被推覆到华北陆块南缘的古生代变质岩系之上或以飞来峰的形式存在于超高压变质带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