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继平[1,2] 苓强[1] 李敏权[1,3] 惠娜娜[2] 漆永红[2] 樊廷录[3]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70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
出 处:《植物保护学报》2013年第4期383-384,共2页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09-1)
摘 要:由玉米叶点霉Phyllosticta zeae Stout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930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该病,1968年该病害广泛发生于美国数个州,1969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发现了该病。该病害2011年在我国甘肃灵台县零星发病,在临洮县部分田块病株率达100%,病叶率为20%;2012年调查发现在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定西等地田间发生较为普遍,病株率为5%-40%,严重田块病叶率达20%-40%,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关 键 词:玉米生产 叶斑病菌 叶点霉 生物学特性 伊利诺斯州 安大略省 田间发生 玉米产量
分 类 号:S435.13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