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学术交流》2013年第9期131-136,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对于社会资本的来源,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因果解释模型:理性选择模型、托克维尔模型与社会心理学模型。对于社会资本的形成,不同的解释模型之间以及每一解释框架内部都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交锋与对峙。这些理论争辩主要为:1.社会资本的创造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社会资本是政府和制度运行的产物还是形成于社会互动;2.志愿性组织与社会资本:孰因孰果?志愿性组织通过特定的机制形成了信任和互惠规范,抑或是信任和互惠规范对于包括志愿性组织在内的社会网络具有先在性;3.国家与政府的介入是破坏了已有的社会资本从而成为社会资本匮乏的根源,还是通过提供一定的制度空间和组织资源成为解决社会资本匮乏的途径?对上述理论争辩进行梳理和澄清,旨在为社会资本来源的后续研究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