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经义八股格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宏勇[1] 张荣刚[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235

出  处:《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39-42,共4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以降科举取士文体的经义,在明代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使其在宋元经义文体“四段式”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三段式”的转变,并最终在成化、弘治之时形成经义文体中的八股格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八股文。明人谓其经义之文,“至于成化、弘治间,科举之文号为极盛,……深醇典正,蔚然焕然,诚所谓治世之文”,又谓:“经义之学,自我朝始,我朝莫盛于成、弘。”事实上,即使到了清代,成、弘经义大家如王鏊、钱福依然被尊为正宗。成化、弘治时的经义之所以被作为明清经义之正宗,正在于经义八股格的形成。因此,本文以经义文体在永乐至弘治这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尝试展现经义文体八股格式的形成过程。

关 键 词:经义 明代 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取士 文体 三段式 四段式 八股文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