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39-42,共4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以降科举取士文体的经义,在明代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使其在宋元经义文体“四段式”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三段式”的转变,并最终在成化、弘治之时形成经义文体中的八股格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八股文。明人谓其经义之文,“至于成化、弘治间,科举之文号为极盛,……深醇典正,蔚然焕然,诚所谓治世之文”,又谓:“经义之学,自我朝始,我朝莫盛于成、弘。”事实上,即使到了清代,成、弘经义大家如王鏊、钱福依然被尊为正宗。成化、弘治时的经义之所以被作为明清经义之正宗,正在于经义八股格的形成。因此,本文以经义文体在永乐至弘治这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尝试展现经义文体八股格式的形成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