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同珂 朱超 郑云龙[3] 张钦敬 李玉霞 徐西利 李华
机构地区:[1]新泰市汶南镇林业站,山东新泰271202 [2]新泰市林业局 [3]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4]新泰市羊流镇林业站
出 处:《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第4期52-53,15,共3页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SEAP-JC-2)资助
摘 要:以山东省世行生态造林项目区新泰市汶南镇岩庄村洞山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侧柏纯林(S1)、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和侧柏山杏混交林(S4)4种典型造林模式,并以荒坡(CK)作为对照,对不同造林模式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造林模式中,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明显,其次是侧柏黄栌混交林(S2),再次是侧柏山杏混交林(S4),最后是侧柏纯林(S1);(2)4种造林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均高于荒坡(CK),以侧柏黄栌混交林对土壤的有机质、氮元素改良效果较好,侧柏山杏混交林对土壤磷元素的改良效果较好;(3)在相同土壤水吸力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山杏混交林(S4)>侧柏纯林(S1)>荒坡(CK)。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