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理由效应”现象的剖析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应求上[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

出  处:《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年第12期11-12,共2页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Teaching

摘  要:“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行为。但如果出现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

关 键 词:过度理由效应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家 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 行为 吸引力 协调 

分 类 号:F713.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