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简论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心林[1] 

机构地区:[1]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湖北恩施445000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9,共5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XMZ062)

摘  要:元明清三代,持续的人口流动奠定了现今武陵地区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人口的持续增加加剧了生态压力,造成了本地区民族关系某种程度上的紧张与隔阂。武陵地区三大主体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平等关系:土家族一直占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学习汉文化也较为成功;汉族则自来据有文化和经济上的优势;苗族在本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经济、文化发展都较滞后。要而言之,影响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和民族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人口流动、文化交流与国家政策。

关 键 词:元明清时期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民族结构 

分 类 号:K247[历史地理—历史学] C95[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