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国的逻辑反思与重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其限度研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本乾[1]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94-101,共8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产业转移中我国西部承接地政府间合作治理机制研究"(11BGL074);2012年度中央高校业务经费项目"现代国家建构与社会民生互动研究:基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考察"(ZYGX2012J129)

摘  要:城镇化中国发展逻辑和城市体制的建立体现在复合多元力量的运行和博弈,国家逻辑/资本逻辑的强势化使城市化过程中市民/农民工的权利保障逻辑大大被弱化与忽视。在此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城乡关系转型研究要符合和体现我国城镇化逻辑的安排与展开:体制创新要体现出权力配置的理性化与合法化。动力机制创新注重从国家现代化/廉价劳动力需求到权利保障与救济的转变;注重从单纯城市化驱动到"四化同步驱动"转变。能力建设机制创新注重从强制能力、汲取能力到监管能力、吸纳能力转变。城镇化类型注重从行政化单一型到多元一体化转变,从而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但是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其自身制度和环境的限度。

关 键 词:城镇化 城镇化中国 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逻辑 

分 类 号:D60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