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良[1] 曹玉亭[1] 陈丹玲[1] 张成立[1] 杨文强[1] 康磊[1] 廖小莹[1] 

机构地区:[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出  处:《科学通报》2013年第22期2113-2123,共11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28;40902022);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课题资助

摘  要: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室内研究,进一步查明了南阿尔金和北秦岭构造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尤其是确定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不仅分布在秦岭岩群北缘,而且断续出露在秦岭岩群中部或偏南侧的东西一线.结合岩相学观察和实验岩石学资料,确定南阿尔金榴辉岩中存在斯石英假象,确定北秦岭长英质片麻岩中石榴子石出溶石英+金红石+磷灰石前的稳定压力大于10 GPa.细致的岩相学研究揭示,南阿尔金与北秦岭超高压岩石在峰期变质之后又主体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的叠加和改造,表明其经历了由陆壳俯冲-深俯冲、之后连续两次抬升的构造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表明两地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峰期变质时代为-500 Ma和退变质时代为-450和-420 Ma.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有几乎相同的峰期变质时代、退变质时代与花岗质岩浆活动的期次和时代,均早于柴北缘约30-80 Ma.因此,这三地不能构成同一条高压-超高压岩带,其形成可能是早古生代时期多陆块不同时俯冲-碰撞的产物.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可能分别是南阿尔金洋向北俯冲拖曳其南侧的亲扬子地块属性的部分新元古代陆壳物质、以及商丹洋向北俯冲拖曳南秦岭部分新元古代陆壳物质在-500 Ma发生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关 键 词: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陆壳超深俯冲 锆石U-PB定年 多期变质时代 南阿尔金与北秦岭 

分 类 号:P588.3[天文地球—岩石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