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骨外科,宜昌443002
出 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年第24期27-2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摘 要: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高度丢失,继发节段性不稳,引起椎体及椎间关节增生,导致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1].本病起病较为隐匿,造成肢体残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一旦确诊,除少数病例可行保守治疗外,多应早做手术治疗.多数临床研究表明,经减压、重建稳定手术治疗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比较满意[2].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因其减压彻底,对颈椎的生理活动功能影响小,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术式之一.手术前后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增强颈背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范围[2].我院对33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CSM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及专项护理,并在术后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保守治疗 康复训练计划 椎间隙高度丢失 功能障碍性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