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慧[1,2,3] 董心亮[1,2] 冯刚[1,2] 张守仁[1] Mucciardi Anthony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 [4]TreeRadar,Inc.,Silver Spring,MD 20910,USA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第9期788-798,共11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170457;30710103907)资助项目
摘 要:粗根在森林生态系统内扮演重要角色,粗根空间分布不仅与环境因素有关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根系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群落地下生长及种间竞争情况.根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挖掘法具有费时、费力、破坏样地、不能连续测定等缺点.在自然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使用破坏性取样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应用非破坏性方法进行森林粗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古田山自然保护区24公顷监测样地内山脊、山坡、山谷3种生境及胸径大于50cm优势树种甜槠、木荷的地下粗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i)探地雷达探测3种生境粗根密度均值为88.04roots/m^2.粗根主要集中在地表0~40cm土层范围,土壤深度增加,粗根密度迅速下降.粗根密度集中于树种周围,较开阔样地或距树木一定距离处粗根密度较低;(ii)山脊、山坡、山谷间总粗根密度差异显著,山脊、山谷粗根密度大于山坡;优势种甜槠粗根密度大于木荷.直径〉3cm的粗根在山谷分布数量显著大于山坡、山脊,该部分粗根在20—40cm土层密度值最大;(iii)粗根密度随树种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优势树种甜槠、青冈、马尾松个体数对粗根分布有影响显著;(iv)0—40cm是粗根的“基础分布层”,大部分粗根分布于此范围,粗根密度均值为84.18roots/m^2,与地形变化、树种丰富度、稀疏树种丰富度、地上树木密度均没有显著回归关系;40—60cm土层,环境与生物因素均会影响粗根密度的大小,是森林根系减小空间重叠、邻根干扰、缓解竟争压力的“潜在分布层”.研究表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对粗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较准确、有效的非破坏性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