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汉字文化》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Sinogram Culture
基 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孤竹文化的形态标记及其品牌化策略"(HB11SH029)成果之一
摘 要:孤竹国,因伯夷、叔齐而闻名。但是由于记录孤竹国的历史文献很少,所以,孤竹国给人们留下了不少谜团。孤竹人的生活以游牧为主,所以生活的区域也是不断变化的,依据历史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大致范围应该在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这一带。“孤竹”这个名称,在不同时期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孤竹国灭亡后,孤竹成为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域时,孤竹的后代有可能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从事耕作之类的活动。孤竹国使用的语言最开始和汉语应该是不同的。汉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在汉语这个名称出现前,华夏民族使用的语言叫华语、夏语、华言、夏言。但是在上古社会,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最开始应该是不同的。《苟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可知,在上古社会,不同民族的语言往往不同。
关 键 词:孤竹国 《世说新语》 华夏民族 历史文献 考古发现 历史记载 行政区域 农耕文化
分 类 号:K928.6[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H13[语言文字—汉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