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中康熙形象的民间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利华[1] 

机构地区:[1]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9期119-120,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与民间文化之关系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SA039

摘  要:康熙是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中的重要角色。《施公案》《彭公案》中,康熙爱护贤臣、义士,以民为本的明君形象,是在其历史原型上,杂采民间传说而成。小说主要描摹民间生活场景,体现民间审美观念,就蕴含的文化思想而言,康熙形象经民间艺人虚饰、创造而成,融入民间文化价值取向,反映大众文化中的皇帝观念,体现民间集体无意识的"圣君期盼"和"报效明君"的功名意识。

关 键 词:公案侠义小说 康熙形象 民间文化 社会心理 

分 类 号:I207.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