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房铁生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9期36-37,共2页China's Naturopathy
摘 要:泻心汤概述五个“泻心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列于太阳病篇,均治胃中不和而出现的“心下痞”。由于痞的程度和兼证不同,故张仲景特设了五个“泻心汤”以治之。《伤寒蕴要》曰:“泻心汤非泻心中之热,乃泻心下之痞满也。”五个泻心汤从其立法来看,是温清并用、甘苦兼施的方剂,从药物配伍来看,泻心汤类方是由三部分药物组成,一是黄芩、黄连苦降泄热;二是干姜、半夏辛开散痞;三是人参、甘草、大枣甘补脾胃;三者组合使泻心汤类方寒热并用,苦辛并进,攻补同施,共奏调和寒热、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功。它既有理中温脾补虚之益,又能奏苦寒泄胃消痞之功,是一组调理脾胃、湿热同治的良方。但具体分析,它们之间又有所不同。
关 键 词:泻心汤类方 临床应用 《伤寒论》 胃中不和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太阳病篇 温清并用
分 类 号:R259.57[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