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怡
出 处:《中外诗歌研究》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
摘 要:郭沫若《女神》的文学倾向一直颇有争论。它常常被学术界视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其基本理由对我们可谓耳熟能详:所谓思想上的“个性主义”,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创作方法上的“重主观、重情感及自我表现”,我们可以在《三叶集》等著述中发掘出一系列接近华兹华斯与雪莱等西方浪漫主义者的言论,诸如“自然流露”、“自我表现”、“主观想象”、“灵感”、“直觉”等等。但对于这一现象,学界同样不无质疑。魏建曾经提出,包括《女神》在内的前期创造社文学很难被认为是以浪漫主义为主导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思潮的根本性内容,前期创造社都没有真正承传,甚至有些是完全背离的”。捷克著名汉学家高利克则以唯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概括之。但是,另有中国学者同样深刻地意识到:一方面,“郭沫若留学和创作《女神》时期的日本,正处于大正年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