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宗强[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以赛亚书>研究"(12YJA73000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中国处境下对希伯来经典的跨文本阅读与诠释"(12YJC752025)
摘 要:西方基督宗教传统与中国道家传统包涵有不同的解释世界产生和人类产生的神话模式。在这种中西深层宇宙观的差异背景下,跨越解读《以赛亚书》与《列子》中的生态环保思想,"公民权与小偷"、"安息日与无为"、"小国寡民与环保型人格"等概念的并置,揭示出其所具有的相似或共通的生态伦理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包括科技意义上所探索的"真",还应包括人文或宗教意义上所探索的"美善";后两个层面的含义与智慧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被现代各种发展观所忽略的。This paper, through a cross-textual reading o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the Book of Isaiah and Liezi, discusses that there are many meaning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not only the realistic relationship with truth, but also ethical relationship with kindness and beauty. Thus, the meaning of kindness and beauty in ethics should not be ignored with the modern developmental theorie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