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俊华[1,2]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9期42-47,共6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中共应对危机的国际统战工作经验"(11BDJ009);第52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研究"(2012M521665);重庆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研究(1931-1947)"(CQDXWL-2012-Z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高度重视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统一战线理论: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制定国际统战方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既联合又斗争;努力争取外援,正确处理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民间外交与官方外交同时并进,利用国际社会遏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积极开展对敌统战工作,分化瓦解强敌。这些理论对当今国际统战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0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