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泉[1,2]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2]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安710069
出 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5期82-88,共7页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3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4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080431244);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09XSYK307)
摘 要:从现代天文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行星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来,科学史家对中国古代行星运动理论的基本思想、算法模型以及计算精度等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行星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思想,从四个方面综述了中国古代行星运动理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未解决的问题和以后的努力方向。In the 1950s,some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planetary theory in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al astronom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astronomy.For 60 years,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basic thought,algrorithm model and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ancient Chinese planetary theory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is fiel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basic thought of planetary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lanetary theory.
分 类 号:N09[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