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大鼠Rhoa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剑锋[1] 王付[2] 苗小玲[2] 石宁[2]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9期2116-2118,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No.0424420047);河南省二0一三年科技发展计划(No.132102310099);河南省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No.112PLJRC360)

摘  要: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四逆散加味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连续4周。四逆散组4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 g·kg-1)。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Rhoa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少量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大量表达(P<0.01);经四逆散加味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Rhoa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RhoA基因和蛋白表达,对RhoA/ROCK通路的产生调控作用,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迁移,而起到保护肝细胞,进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关 键 词:四逆散加味 肝纤维化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