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邵阳学院中文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0 [2]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9期126-133,共8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湘教发[2011]76号)的资助
摘 要:五四时期激进派与保守派的"文白之争",绝非简单的语言形式转换问题,而是关乎到新文学的思维取向和精神归宿。深入考察文言、白话各自所具的贵族、平民属性,可以看出五四时期一大批文人颠覆文言、张扬白话的价值诉求乃是基于平民精神立场。通过数次交锋,当时的文化精英们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中越来越明朗地显示出走向民间、亲近民间的精神和价值趋向,并且也得到越来越多平民大众的青睐和拥戴。白话取代文言是一场深刻革新,使得现代中国文学向"平民文学"迈进,对于中国平民地位的改变更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遇,中国历史终于因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