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学昕[1,2]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5期65-75,共11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文体研究"(12BZW019);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B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UT13RW3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最近,在阅读阎连科短篇小说的时候,一个经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一个有关写作的老问题,开始缠绕着我。作家的虚构,写作发生与故事、人物的原型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神秘联系?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创作灵感之源究竟在哪里?小说艺术的智慧,究竟是思想的结晶还是精神气度的体现?是生活本身具备的浑然天成的结构,还是作家得到了某种神示般的指引,生发出直面现实的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