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中西医理论概述  被引量: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伟静[1,2] 王亚娜[2] 汪卫东[2] 洪兰[2] 王锦琰[1] 罗非[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100101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  处:《中医杂志》2013年第19期1698-1701,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西医学方面,痛觉理论从闸门控制理论、内外侧通路理论演变到痛觉矩阵理论,近年来大脑的神经网络对痛觉信息的编码亦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关于疼痛的认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痛证理论逐步确立。近代以来中医学家不断加以整理和完善,对痛证"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痛证各种治法方药进行总结归纳,并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对痛证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论述疼痛的理论及相应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未来痛觉的理论发展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疼痛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分 类 号:R40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