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腾飞[1] 赵琼[1] 杨艳艳[1] 周福蓉[1] 廖琼[1] 周鸿雲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清江路口610072
出 处:《中医杂志》2013年第19期1705-1707,共3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102544);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资助(07JY029-032);国家教育部博士点项目资助
摘 要:"五味合化"思想是中医学药性、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是"五味合化"思想的典型代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为例,就"五味合化"思想的发展源流、理论认识及现代研究等做一探讨。认为"五味合化"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了中药药性理论和方剂配伍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重要治则治法。中医"五味合化"思想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分 类 号:R242[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5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