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春华[1] 石华[1] 刘匀[1] 

机构地区:[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  处:《医药论坛杂志》2013年第9期136-137,共2页Journal of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研究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P)出现的原因以及对血小板的计数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集的10例EDP患者,每个患者的血液分为两份,一份进行枸橼酸钠抗凝,另一份进行EDTA—K2抗凝。分别在0、15、30、60、120min时上机对EDTA抗凝血进行检测。结果0min时EDTA抗凝血的血小板结果和手工计数和枸橼酸钠抗凝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120min时的血小板结果和手工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计数和手工计数的结果相似(P〉0.05)。结论对EDP的动态分析支持EDTA依赖的血小板聚集是抗原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确认EDP患者用EDTA抗凝后立即进行检测,同时也可以用枸橼酸钠抗凝检测或者手工计数。

关 键 词: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检测 EDTA依赖性 动态分析 

分 类 号:R446[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