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薇[1] 刘红[1] 初秋[1] 孙炳欣[1] 孙宇[1] 吴静[1]
机构地区:[1]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 金:吉林省卫生厅立项课题(2010ZC025)
摘 要:手足口病是全球范围流行的常见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过此病的流行[1-3].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重症患者会出现中枢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如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有死亡病例,因此是对人类威胁比较严重的疾病[4].从病原学角度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引起的,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又无有效的疫苗,因此一旦流行会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近年来,全国不断有疫情爆发[5-8],并呈上升趋势,2008年5月,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为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我们对2012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