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青[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出  处:《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期81-103,共23页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  金:复旦大学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晚清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举引入西学内容开始,渐次出现大量帮助考生应考的新学选本。这类选本将早前教会及洋务机关在本土逐渐建立起来的"新学"重行剪裁。选择策问、章奏、论述范文等内容,以文摘、书目、类书、政书、名人录、编年体史书,甚至辞书等体裁进行编选,以便读者应付考试,客观上成了短期内将"新知"从"专才"引向广大正途士人的特殊津梁。新思潮推进下的科举改革反过来影响了新知识的再创制。本文从梳理清末新学射策的几种具体场合来厘清士人需求之产生,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选本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形态及生产动因、编纂翻刻与流通使用的情形,并进一步讨论它们由此呈现新知的特殊方式,以期为探讨辛亥前十年本土展开革命、启蒙等一系列话语的具体语境及本土"现代性"产生等问题提供新的基础。

关 键 词:科举改制 新学选本 近代知识生产 书籍流通 

分 类 号:K257[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3[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