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中早熟棉产量构成因素与高产结构指标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卫星 郭志军 苗友顺 张枫叶 贺群岭 

机构地区:[1]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号:072201110010);河南省商丘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11004)

摘  要:研究黄河流域中早熟棉花皮棉产量与各产量构成因素的量化关系,以指导新品种选育方向,确定高产主攻目标。运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07-2008年黄河流域中早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作用依次为单株铃数(0.5204)〉密度(0.4993)〉单铃重(0.2348)〉衣分(0.2230);从产量结构模型模拟得出皮棉产量在1200-2100kg/hm2间,产量构成因素为:密度40925~45098株/hm2,单株铃数15.93~18.77个,单铃重6.12~6.35g,衣分41.16%-43.04%。

关 键 词:中早熟棉 产量因素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模拟产量结构 

分 类 号:S562.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