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少二阴失司”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呼永河[1] 李静[1] 谢春光[2] 侯君[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年第10期6-7,共2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摘  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基础主要是在各种分子机制介导下,微血管形态、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病变分布非常广泛,尤以肾、眼底、神经、心肌、肌肉等微血管为主,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诸医家关于其病机认识并不一致.笔者所在课题组基于传统中医八纲、脏腑、经络理论体系对消渴病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中医学中"太少二阴和络脉"的相关理论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提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机关键在于太少二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功能失司,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失调、营卫失和的状态.

关 键 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病机 足少阴肾经 现代医学技术 脏腑失调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形态 微循环异常 

分 类 号:R25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