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宇霞[1] 罗为民[1] 罗琦山[1] 汪学徽[1] 何友智[1] 王强[1] 王上元[1] 王永福[1]
出 处:《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9期172-173,共2页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在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予颈托制动,骨折移位明显者常规行颅骨牵引。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Mayfeild头架固定,透视寰枢椎位置满意后行后路开放复位、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对合并横韧带损伤或关节面明显受累者一期行后路植骨融合,术后颈托制动1个月,定期复查;对未行植骨融合的患者,术后6个月行寰枢椎内固定取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寰枢椎关系满意,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征象,内固定无松动、脱出及断裂,骨折愈合,已行植骨融合者植骨块骨性融合,未行植骨融合的患者取出内固定装置后颈部旋转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可使寰椎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