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18期15-21,共7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考察"(项目编号:11A12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图’艺术史的图文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YBA298);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语-图’关系史的考察"(项目编号:2012M51006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伯格在为观看之i勘中提出,我们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既受到视觉对象和媒介方式的制约,同时也是一种自觉选择和自觉加工生产的过程。①相比纸媒时代而言,当下读图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在这一趋势下,网络媒介所体现出来的图文关系显然与传统纸质媒介不同。虽然目前关于虚拟空间中图像研究在学界已有涉及,但纵观学界研究,对微博图文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就更谈不上是对这一图文景观展开深入的学理研究和反思了。笔者以为,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人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视觉文化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在当下读图时代的语境中明确图文关系研究的言说立场与逻辑起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5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