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病理生理学PBL教学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华[1] 张春燕[1] 邹平[1] 张春梅[1] 陈蓉[1] 黄珀[1] 李著华[1] 

机构地区:[1]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出  处:《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第10期1897-189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病理生理学P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从2011年起对部分本科学生开展了PBL教学,并采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价体系包括:(1)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记录:占总成绩的10%;(2)随堂测试:占10%;(3)阶段考核:占20%,(2)和(3)的结果均及时反馈给学生;(4)学生自评和互评:包括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合作能力及讨论参与程度等指标,占10%;(5)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情况、PPT制作水平、团队协作情况等进行评价,占20%;(6)终末考试:增设病例分析题,占30%。结果:超过92.5%的学生支持形成性评价,认为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并能激发自信和潜能,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使学生能认识到已经取得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从而有效调整学习活动。结论:我们建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考核评价体系的主体,为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分 类 号:R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