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维生[1,2] 张一臣[1] 胡北[3] 孙诚[3] 吕波[3] 叶珩[3] 解迪[1] 陈纯波[3]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市510515 [2]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6000 [3]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广州市51008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第20期3343-3345,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6B36007016);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07004);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B2013011)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按在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分为促胃动力药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促胃动力药组的置管成功率为42.7%(47/110),对照组为29.7%(3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其中,使用甲氧氯普胺时置管成功率为51.0%(25/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2 5);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时置管成功率为36.1%(22/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促胃动力药可以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但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对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性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