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写意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洁[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

出  处:《美术界》2013年第10期69-69,共1页Arts Circle

基  金: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科研经费资助,科研项目名称:视觉艺术教育在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审美意义研究编号:2013XYB06

摘  要:一、写意中国画理论的美学思想根源及写意理论的提出 道家和玄学的重“意”而轻“言”、“象”,以“意”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创作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魏晋时的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早、最基本的系统绘画原则,“气韵生动”是第一法,也可以说是六法总则。谢赫认为气韵主要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气质风韵,而衡量作品是否有气韵,关键在于作品整体上是否生动,也就是说,只有作品中充盈了生机和活力,作品整体才会具有“气韵”。

关 键 词:写意特征 中国画 形式语言 “气韵生动” 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艺术 “六法” 思想根源 

分 类 号:J314.8[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