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宏[1] 徐宏治[2] 张雯婷[3] 高艳琴[3] 梁伟民[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40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科学研究院
出 处:《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第10期1018-102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基 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007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0978,81000489);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10490665);上海市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11R21410500);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脑外伤是青少年和儿童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是一个全球性的医疗健康问题。它并非单一的外伤事件,而是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细胞学反应在内的长期病理改变。在外力作用于头部时,组织发生的扭曲、剪切和破坏,被称为原发性脑损伤。而继发性脑损伤则包括去极化、离子稳态失衡、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氧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继发性出血、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线粒体功能失调、轴突断裂、炎症凋亡和细胞坏死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和级联反应。最新研究表明,血脑屏障破坏是贯穿于脑外伤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改变^[1-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