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申宝鸣[1] 吉艳琴[1] 田青[1] 邵宪章[1] 尹亮亮[1] 苏旭[1]
机构地区:[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出 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年第5期531-53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摘 要:环境中的氚主要来源于天然氚和人工氚,天然氚是由宇宙射线在同温层诱发的核反应产物[1].海洋表层水天然氚浓度背景值范围为0.02~0.10 Bq/L,陆地表层水天然氚浓度背景值范围0.2~0.9 Bq/L[2-3].环境中人工氚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1963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全球禁止核试验,大气中的人工氚经过雨水冲刷、自然衰变和海洋吸收,到1990年,降水中氚浓度基本恢复至天然水平[4].人工氚的另一个来源是核电运行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氚,其数量与天然氚的年产率相当.随着核电站装机数量的增加,其对环境氚贡献的比重将越来越大[3].目前,用于环境水氚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液体闪烁计数器法、
关 键 词:饮用水 核电站 浓度 周边地区 氚 调查 计数器法 天然水
分 类 号:TM623.8[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