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杰[1,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985工程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6期146-159,共14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2012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gt 201204);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摘 要:近代以来,随着殖民进程的开展,西方语言学家把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种类,影响最大的是19世纪提出的形态三分法,其中把汉语定为最原始的语言。20世纪上半叶,一批中国语言学家提出汉语是一种最进步的语言,形态三分法乃是西人文化偏见的产物。但这一观点并不意味着中国学者因此把中国文明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这个观点的提出,既和他们谋求汉语语言学学术独立的目标有关,更和一个"独立"、"自主"、"和平"、"一切以等夷相视"的世界政治理想声气相通。它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中国文化对"西方冲击"的被动"回应",又不能简单地视之为"中国中心"的兴起,也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简单倒置;而是中国人利用古今中外的思想资源,对自己形象和世界理想的营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