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院代养老人流失问题探析——以青海XX福利院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裴敏超[1]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出  处:《管理观察》2013年第25期179-181,共3页Management Observer

摘  要:我国的机构养老主要兴起于建国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人口日益老化的问题,由民政系统牵头,陆续开办了包括养老院等在内的多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民办养老机构涌现,成为政府养老机构的补充。近年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老人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一是可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是可避免因代沟冲突。三是能减轻老人家务劳动的压力。四是能消除孤独感。五是能受到健康护理等专业化的服务。这些都是家庭养老难以比拟的。然而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口比例较低。主要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被子女遗弃的老人为多。如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3%的老人愿意进养老院养老。原因在于: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使老人和子女认为送老人入养老院是一种不孝行为。

关 键 词:孤寡老人 社会福利院 流失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民办养老机构 青海 机构养老 社会福利事业 

分 类 号:D632.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