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安徽蚌埠233004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第29期517-518,共2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百草枯又名一扫光,克无踪,作为高效除草剂之一,目前为各地广泛使用。对人、畜均有毒性,急性中毒的病死率极高,可达25%~76%,迄今为止仍无特效解毒剂。随着百草枯中毒(多为口服自杀)的逐年增多,血液进化技术作为清楚体内毒素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我科从2013年7月至今,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60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及临床表现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口服吸收率为5%~15%,2h血浆浓度达到高峰,并迅速分布到肺、肝、肾,因肺泡对百草枯的主动摄取和蓄积特点,所以肺含量最高也损害最大。百草枯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导致肺、肝、肾细胞膜膜脂质过度氧化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甚至多脏器的功能损害。百草枯毒性大,接触后有明显的局部刺激症状,口服吸收迅速,口咽有灼烧感,并迅速出现口腔,舌咽溃烂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