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鄂地区下二叠统碎屑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成岩意义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建鹏[1,2] 刘林玉[1,2] 赵亮[1,2]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3年第9期50-52,共3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 Edition)

摘  要: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转化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不仅可以在大的尺度下反映研究区古气候环境特征,也可以在小的尺度下反映储层成岩作用特点及储层储集性能。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及碳氧同位素方法对石鄂地区下二叠统储层碎屑岩黏土矿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有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其形成的大致顺序为绿泥石(包绕颗粒表面出现)、伊蒙混层、伊利石和高岭石;次生孔隙的形成与蒙脱石的迅速转化和高岭石的溶解具有密切关系;碎屑岩成岩作用发生在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水环境为弱碱性到弱酸性再到弱碱性。

关 键 词:下二叠统 黏土矿物 成岩意义 

分 类 号:TE122.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