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昱骁[1] 田一梅[1] 赵鹏[1] 贾利华[1] 杨锁印[1] 刘伟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2]天津北疆电厂,天津300480
出 处:《给水排水》2013年第11期150-155,共6页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5)
摘 要:将中试管网作为平台,进行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动态掺混和调质后的管网输配动态试验,研究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不同掺混比的水样在干管、支管中pH和总铁含量变化,探究水质较稳定的掺混比范围。通过改变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的pH、溶解氧、碱度等水质指标和水力停留时间,分析引起既有输配水管道铁释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支管水样的铁释放现象比干管水样严重,水质稳定性差;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掺混比为3:1~5:1时水质较稳定;为保证干管水样总铁含量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947~2006),各水质指标须满足:pH〉8.0,碱度〉80mg/L(以CaCO3计),溶解氧〉3.5mg/L,水力停留时间〈8h;干管中总铁含量与浊度之间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说明干管中浊度主要由铁释放引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