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克信[1,2] 王国灿[2,3] 徐亚东[1,2] 骆满生[1] 季军良[1,2] 肖国桥[1,2] 王岸[2,3] 宋博文[1,2] 梁银平[1,2] 江尚松[1,2] 曹凯[2,3] 陈奋宁[4] 陈锐明[4] 杨永锋[1,2,5]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 [5]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 处:《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570-571,共2页Journal of Stratigraphy
摘 要:青藏高原于新生代初全面完成了特提斯洋陆转换,成为统一的陆块,步人陆内演化阶段。青藏高原新生代演化的最重大事件是陆内强烈造山作用与高原强烈地隆升作用。新生代高原大规模陆内造山和隆升驱动的沉积建造,与前新生代的特提斯多岛弧盆演化体系的地层建造格架大不相同.
分 类 号:P618.130.2[天文地球—矿床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