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体表测量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素华[1] 赵秀芳[1] 马晶晶[1] 张静 章小燕[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血液科,成都610041

出  处:《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期566-5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20273)

摘  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及穿刺成功率高,并且可避免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及导管可留置时间长(7 d至1年)[1]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PICC置入长度体表测量多沿用成年人的方法,即于术肢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后,反折至第3肋间.此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并不完全适用.目前国内对PICC置入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在成年人及新生儿领域均有较多研究[2-6].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置管术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的体表测量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关 键 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 学龄前儿童 体表测量 婴幼儿 置入 PICC置管术 穿刺成功率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