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
出 处:《科学通报》2013年第28期2940-2945,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835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2013;40872010;400772020和J1210006)资助
摘 要:奇虾是寒武纪海洋中一类大型的捕食动物,处于海洋生态金字塔的顶端.完整奇虾化石很少见,通常保存前附肢及口器化石.本文研究了云南省昆明市高楼房剖面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乌龙箐组的大量奇虾类前附肢化石,建立Anomalocaris属的一新种A.kunmingensissp.nov.,以及1个新类型Paranomalocarismultisegmentalisgen.nov.,sp.nov.其中A.kunmingensissp.nov.可能具有15个肢节,第3节具有强壮的基腹刺,基腹刺具有不对称的6个腹侧刺,在基腹刺节之前可能存在2节,第1节骨化较弱、弯曲,第2节下方具有较小的刺突,4~14节腹刺具成对的腹侧刺,12~14节具背刺,末节具有一大一小2个端刺.P.multisegmentalisgen.nov.,sp.nov.可见22节,向前明显渐细,大部分腹刺具有约5对小型腹侧刺,近末端的10个肢节具有背刺,末节具有2个很小的端刺.新化石材料的发现增加了我们对寒武纪奇虾类多样性的了解.通过对奇虾类前附肢形态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这类寒武纪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策略及它们在早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分 类 号:Q91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