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2]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63-67,共5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媒介伦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JJD860219)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特征。"以德治国"就是这一文化传统和伦理取向的鲜明写照。道德主义既可与国家意志、权力话语结合,又能够和草根立场、民间情怀同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媒介,其基本治理取向同样显现出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忽视制度建设,以伦理审判、道德训诫取代法律和政策的规制,甚至遮蔽后者的错位或缺失。本文就虚假新闻的治理、"限娱令"等媒介政策的颁布等展开分析,透视中国媒介治理中的泛道德主义现象,进而探讨其社会文化成因及影响。研究认为,充分利用道德资源治理媒介值得肯定,但开放思想市场,引入多元观念竞争机制以及强化道德背后的法律与制度建设,当是媒介治理中更具根本性的内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