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志祥[1] 陈梅[1] 吕文清[2] 

机构地区:[1]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儿科,361100 [2]厦门大学医学院抗癌研究中心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年第5期47-4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早期诊断的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儿科住院的21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发热、川崎病面容、手足硬肿、肛周潮红或脱皮、卡巴红等症状及体征有助于IKD的早期诊断。炎症指标(ESR及CRP)、WBC及BNP早期增高以及发病10 d内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是早期诊断IKD可靠的辅助指标。21例IKD患者中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0例,占47.6%,与典型K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IKD病例中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的婴幼儿,当出现川崎病面容、手足硬肿、肛周潮红或脱皮及卡巴红等表现中的2~3项时要引起重视,尽早做相应的辅助检查及心脏冠状动脉检测,尽早明确诊断,给予早期治疗,以避免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关 键 词:不完全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损害 

分 类 号:R725.4[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