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腊生[1]
机构地区:[1]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120-125,共6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的焦虑叙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9YJA751039
摘 要:对于新时期初的中国文学而言,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驱使作家从社会历史的层面去思考,而文学本身又需要个体从人性的角度加以确立。很多作品逡巡于政治伦理与民间伦理、人性反思与道德拯救、国民性反思与人民认同等诸多因素之间,在文学反思中表现出多层面的话语焦虑。正是反思与焦虑的相互扭结状态,决定了反思文学历史的广度和人性的深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