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支架晚期失败的重要病理机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霞[1] 孙勇[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0081

出  处:《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6期337-340,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003)

摘  要: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药物洗脱支架(DES)显著降低裸支架(BMS)早期狭窄率。然而,DES晚期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支架内再狭窄及晚期支架内血栓。近年,病理及影像学证据表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是支架晚期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此文系统阐述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关 键 词: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内血栓 新生内膜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