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舒向荣[1] 湛学军[2] 徐燕萍[2] 杨淑华[2] 谢大泽 

机构地区:[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330019 [2]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  处:《山东医药》2013年第38期86-88,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将1 71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分为早期(出生≤7 d)和晚期(出生>7 d)两组。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培养,并以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 716份血液标本共分离培养病原菌9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G+)球菌39株(39.39%),革兰氏阴性(G-)杆菌59株(59.60%),白色念珠菌1株(1.01%)。G+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64.10%)。早期组的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36.36%)和肺炎克雷伯菌(25%),晚期组为肺炎克雷伯菌(52.73%)和大肠埃希菌(18.18%)。MRCNS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亚胺培南、红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CNS)(P均<0.05)。两菌ESBLs阳性菌株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P均<0.05)。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棒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均<0.05)。结论 G-杆菌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致病菌。MRCNS及G-杆菌耐药状况相当严重。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 键 词:病原菌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耐药性 

分 类 号:R722.1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